人民出版社
每年7月6日或7日或8日,太陽位于黃經105°時是小暑節(jié)氣,小暑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十一個節(jié)氣?!对铝钇呤蚣狻罚骸傲鹿?jié)?!墩f文》曰:暑,熱也。就熱之中分為大小,月初為小,月中為大,今則熱氣猶小也?!?/p>
小暑中的“暑”為熱,小暑為小熱,還不十分熱。小暑期間,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進入盛夏。《千字文》中有句:“寒來暑往”,指小暑、大暑與小寒、大寒都是直接反映氣溫變化的節(jié)氣。
小暑的標志:出梅、入伏。出梅又稱“斷梅”,即初夏長江中下游梅雨天氣的終止。十日后入伏,絕大部分地區(qū)進入了盛夏高溫季節(jié)。
俗話說:“熱在三伏。”從入伏到立秋這段時間,稱為“伏夏”,即“三伏天”。頭伏10天,中伏20天,末伏10天,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段。
小暑開始,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結束,東部淮河、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(qū)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,降水明顯增加,且雨量比較集中;華南、西南、青藏高原也處于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;而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。也有的年份,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,在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,出現鋒面雷雨。
小暑時節(jié)的雷雨常是“倒黃梅”的天氣信息。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。
小暑前后,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(qū)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(jié)。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,常與大風、暴雨相伴出現,有時還有冰雹,容易造成災害。
華南東部,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,多連晴高溫天氣,開始進入伏旱期。
小暑前后,除東北與西北地區(qū)收割冬、春小麥等作物外,農業(yè)生產上主要是忙著田間管理了。早稻處于灌漿后期,早熟品種大暑前就要成熟收獲,要保持田間干干濕濕。中稻已拔節(jié),進入孕穗期,應根據長勢追施穗肥,促穗大粒多。單季晚稻正在分蘗,應及早施好分蘗肥。雙晚秧苗要防治病蟲,于栽秧前5至7天施足“送嫁肥”。
“小暑天氣熱,棉花整枝不停歇?!贝蟛糠置迏^(qū)的棉花開始開花結鈴,生長最為旺盛,在重施花鈴肥的同時,要及時整枝、打杈、去老葉,以協調植株體內養(yǎng)分分配,增強通風透光,改善群體小氣候,減少蕾鈴脫落。盛夏高溫是蚜蟲、紅蜘蛛等多種害蟲盛發(fā)的季節(jié),適時防治病蟲是田間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小暑習俗
小暑時節(jié),天氣變得炎熱,民間過伏天的辦法,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。因此,很多習俗都和飲食有關,重點介紹以下幾種。
小暑頭伏吃餃子
俗話說“頭伏餃子二伏面,三伏烙餅攤雞蛋”。這種吃法是為了讓身體多出汗,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。
吃藕
民間素有小暑吃藕的習俗,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,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,具有清熱養(yǎng)血除煩等功效,適合夏天食用。鮮藕以小火煨爛,切片后加適量蜂蜜,可隨意食用,有安神助睡之功效,可治血虛失眠。
吃黃鱔
俗語:小暑黃鱔賽人參。黃鱔生于水岸泥窟之中,以小暑前后一個月的夏黃鱔最為滋補味美。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、風濕性關節(jié)炎等疾病的緩解期,而黃鱔性溫味甘,具有補中益氣、補肝脾、除風濕,強筋骨等作用。
吃杧果
這個時節(jié)是杧果的成熟盛產期。
“食新”
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炎熱天氣,同時表示對最早一輪谷物收獲的感恩,中國社會在幾千年里逐漸形成“食新”“祭祀五谷大神”等習俗?!笆承隆奔丛谛∈钸^后嘗新米,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,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表示對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,然后人人品嘗新米等。
喝羊湯
北方會在小暑、大暑期間喝羊湯,第一可以滋補身體,第二“羊”與“陽”諧音,古人認為夏季陽氣喪失較多,這樣能夠增加陽氣。
曬書畫、衣服
小暑時節(jié),民間還有曬書畫、衣服的習俗。民諺有云:“六月六,人曬衣裳龍曬袍”“六月六,家家曬紅綠”?!凹t綠”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。小暑是一年中氣溫較高、日照時間較長、陽光輻射較強的節(jié)氣,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,以去潮、防霉防蛀。
小暑養(yǎng)生
春夏養(yǎng)陽,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,要注意勞逸結合,保護人體的陽氣。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節(jié)氣,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(jié)氣大暑,民間有“小暑接大暑,熱得無處躲”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的說法。小暑節(jié)氣到,雖然還未到最炎熱的時候,但此時降水較多,濕氣重,養(yǎng)生必須遵循以下四條原則。
平心靜氣以養(yǎng)心
小暑時節(jié),天氣炎熱,人們容易煩躁不安,愛犯困,少精神。中醫(yī)認為,平心靜氣,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,使心情舒暢、氣血和緩;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,也符合“春夏養(yǎng)陽”的原則。
飲食清淡宜適量
小暑時節(jié)多雨、高溫,消化道疾病頻發(fā)。所以,這一節(jié)氣飲食要注意衛(wèi)生,不可貪食;飲食以清淡、富有營養(yǎng)為宜。
外出防暑備在先
小暑時節(jié)容易中暑,要防暑,外出要帶好遮陽傘、遮陽帽等工具,多喝水,并盡量避開午后太陽熱辣時外出。
貪涼沖涼要謹慎
天熱人們喜歡吃冰淇淋、雪糕,喝冰鎮(zhèn)飲品,也有人喜歡沖涼水澡。這些都容易引發(fā)身體不適,或者埋下健康隱患。